新西网-西部计划公益门户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引领社会风尚,做青年志愿者——记农九师一六五团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访

2012-12-2 23: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65| 评论: 0|原作者: 农九师西部计划志愿者 蜻 蜓|来自: 新西网

]

 

 

 

 

 

 

在线收听 (献老军垦)

 

                   词/曲/伴奏/唱---共青团农九师一六五团、青年志愿者

胡杨立千年,条田柳如烟;

白杨抗风神,沙草吐香间;

燃烧青春热血,铸就绿色的家园,已使塞北长胜江南。

朗朗定乾坤,岁月久悠远;

历代屯垦颂歌,美名万古流传;

扎下儿孙世代根,铜墙铁壁御国线,再将忠骨长埋天山。

 

风风雨雨数十年,春夏秋冬变换,暮然白发垂头间;

天空因你而蔚蓝,河流为你而蜿蜒,豪情气魄胜当年。

军垦精神传千古,世世代代流传,兵团青年一马当先;

奋发努力为国家,继承精神传信念,屯垦戍边,我们甘心奉献!!!

                                                                                     

引领社会风尚,做青年志愿者

                                    ——记农九师一六五团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访屯垦戍边52年老军垦活动

    朗朗定乾坤,岁月久悠远;历代屯垦颂歌,美名万古流传;扎下儿孙世代根,铜墙铁壁御国线,再将忠骨埋天山……   
    122,农九师一六五团团委组织四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冒雪来到屯垦戍边52年老军垦王永耀、李其云夫妇家中,向他们学习“屯垦戍边”精神。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三名关工委的老同志以及十余名当地的中小学生。

王老夫妇看到这么多孩子的到来,也显得十分高兴。随后,王爷爷、李奶奶系统回顾了他们当年在条件极其恶劣情况下屯垦戍边的点点滴滴,没有粮食咱垦地,没有衣服咱种棉,没有水吃咱建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这样,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数十年如一日,把祖国边疆从茫茫大戈壁建设成为现在美丽迷人的绿色家园。孩子们都深深被两位老军垦的精神所打动,纷纷表示自己一定努力学习,继承老一辈精神,将来要把祖国、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最后,四名大学生志愿者用一把木吉他,送出了他们自编的歌曲《献老军垦》,表达了对王老夫妇以及其它所有老军垦的敬佩与祝福。

据悉,王老夫妇均是四川人,1960年,两人作为知识青年一起参加到祖国边疆的建设中来,并且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作为兵团一代的他们,直到1983年才退休。退休后,两位老人放弃了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留在了一六五团,留在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边疆土地上。当提及对青少年的希望时,王永耀爷爷这样说道:“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国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未来的八到十年,是年轻人的世界,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知识青年,加入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队伍中来。”

志愿者代表小荣说:“王爷爷、李奶奶的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跟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这些支边大学生,简直微不足道。正如歌里所唱的,‘军垦精神传千古,世世代代流传,兵团青年一马当先,奋发努力为国家,继承精神传信念,屯垦戍边,我们甘心奉献',我想,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屯垦戍边'的含义,我会一直把它记在心里,一马当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联系我们| 新西网 ( 冀ICP备13009255号-2 )

GMT+8, 2025-5-5 02:29 , Processed in 0.0261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5-2016 Caogen8.Co.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