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夜学有感 参加组织部夜学已经三次了。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无效与敷衍。如果单从县上的相关文件来看,县直各单位本该在“学教”活动中的夜学中下大力气的,可是就我目前自身的学习感受来看,效果相当值得怀疑。 基本上夜学是这样组织的:由办公室拟定学习内容并在每周的固定学习时间段(组织部是每周一晚上21:30开始,持续一小时以上)之前通知到位;之后将复印好的学习资料交由与会领导,领导在会上对着资料读即可。 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读文件的领导本身对学习资料并不熟悉,有时囿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常会出现读错字或者断错位置的现象;同时,读材料不带思考和感情,听起来缺乏感染力。 二、听的干部大都只是坐着,该干什么干什么,并非认真听讲,更谈不上入脑入心。干部们看书、聊天、发小差、玩手机,应有尽有。一方面大概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大概是本身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 三、一方面下班后的夜学占用了大家的业余时间,另一方面,学习又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是否需要沉重反思? 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一、加强学习活动的考核与监督。特别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二、制定可操作的奖惩措施。只有明确的奖励与惩罚的制度与措施,才能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 三、努力创新学习机制和学习形式。良好的学习机制对于保障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是必须的。而不断探索好的学习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夜学活动的效果,真正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奠定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坚实基础。 以上的短文,是我在临近夜学结束的时候,一口气写下的。这些感受与建议,我不知道是否有合适的机会向合适的人提,也不知道,之后的夜学是否会有改进?这几天在努力的看人民日报,看到报纸上关于当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评论,深有感触。见诸于报端的文字和信息,许多我们都感同身受,然而和田又如何呢?基层的干部们,他们会抽空看人民日报吗?他们在看那些文件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一些冲击?如果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考核监督制度,是否会有更大的推力来改变一些不好的现状?或者从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下,政府职能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没有特别好的建议,只是觉得,提高干部素质是一件长远的大事,精简也许是个好办法。 |
|小黑屋|联系我们|
新西网
( 冀ICP备13009255号-2 )
GMT+8, 2025-5-5 07:06 , Processed in 0.034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5-2016 Caogen8.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