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送温暖,爱在南边山 【新西网1月14日新闻·通讯员 解蛟龙】人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桂林因多山地,交通较为不便带来这里农业、工业不发达,因此造成大量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功夫,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据我们统计在我们支教的服务乡镇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需要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新年送温暖 2013年8月1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六个成员,就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桂林,支教服务于临桂县南边山乡镇泰蓝天小学和玉联小学。至今四个多月已经过去,冬天已经悄悄降临,作为支教团的成员,在认真执教、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为两所小学募集了爱心人士的捐款,在两所学校向近20名贫困学生发放了百元温暖包,还为一些低年级的孩子买了可爱的玩具,作为新年的第一份礼物,送给最需的孩子。 募集到的爱心资金有限,但对支教团的慈善工作,对山区的孩子来说意义深远。我们将不竭余力的为支教服务地带去每一点改变。 校舍改进,夏凉如秋 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最喜欢用三个句子“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圆圆的月亮像玉盘、炎热的夏天像火炉”,是啊,桂林的夏天是一个湿热的大烤炉,孩子们每天穿梭与教师和校园,红扑扑的脸蛋除了可爱更多的是一种中暑的前兆。由于学校设施有限,风扇没能普及到每一个教室,所以支教团成员一直在致力这方面的捐赠号召,特别是在八月初来来到这个城市待了些时间后,更加觉得风扇的普及是极其必要的。幸之有幸,我们得到爱心人士的捐赠,两所学校都安装上了风扇,这对孩子们而言是一种提前的礼物,因为来年的酷夏,自己就能够在清凉的教室学习听讲了。 教学共进步、生活勤关心 在踏入学校的第一步时,我们就正式的完成了由学生变成老师的责任转变。第一次踏上讲台,心里难免忐忑,不过看着孩子一张张的笑脸,我们充满了信心。 作为一个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学生”,我们得不断学习老教师的的一些方式方法,努力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案备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我们要将自己下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做一个结构框架,在其中加入自己对本课的理解以及一些新的理念,尽量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做到孩子易接收、能运用,这是我们支教团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四个月以来,我们各自有了独有的教学方式,彼此间也为了孩子们在不断地良性竞争。 山高路远时长,这边的孩子有的家里特别远,到学校要一个多小时,所以中午的时候只能带着午餐,一个大大的铁盒子里面装满了白米饭和一点点小菜。依稀记得有一次三年级的一个叫蒙恒媛的女孩子带着自己学前班弟弟在中午的时候坐在石凳子上吃饭的情景,我从办公室下来的时候,心理莫名的一阵心酸,所以三下五除二做好了汤后,给她端了过去。她俩喝完后把碗洗的干干净净的送过来,说了的那声“谢谢老师”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几个之前的有的午休习惯,也因为要照看校园里活蹦乱跳的不回家的孩子们而改掉,这是我们的幸运。 马上临近考试,最后的几天我们不会松懈,让孩子们考出好成绩,自己送给自己一份过年的大礼。就像四年级肖田发小朋友的座右铭一样:“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我会好好学习!”最美冬天,我们一起在度过…… |
|小黑屋|联系我们|
新西网
( 冀ICP备13009255号-2 )
GMT+8, 2025-5-6 10:44 , Processed in 0.0351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5-2016 Caogen8.Co.